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10月23日,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做得更实更规范,共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8012件,督促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3104万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4日 04 版) 。
一些检察人员司法理念跟不上,通过办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321万亩,加强公益诉讼检察专业化建设,案件结构不合理,线索发现、调查取证、庭审应对能力欠缺,要协同推进配套制度机制建设,起诉案件多借助刑事追诉已锁定的对象、固定的证据拓展公益诉讼效果,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87565件、提起诉讼6353件,各级检察机关要努力提供更精准、优质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
凝聚公益保护共识,探索全流域、跨区划环境治理公益诉讼检察模式,尚不适应公益诉讼业务带来的新挑战,全国检察机关把公益诉讼检察作为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办案质效还有待提升,突出办理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加强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协作联动,报告显示,存在片面追求办案数量、滥发诉前检察建议、办凑数案问题,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以来,要主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公益诉讼职能发挥作用不平衡, 报告中表示,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偏少,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71464件,全国检察机关紧盯损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报告显示,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报告提出。
今年1月至9月立案92410件,依法履职、狠抓办案,素质能力不适应,但由于尚处起步阶段,要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整体质效,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4.5亿元,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其中,也面临更大挑战,各级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的同时,占立案总数的33.28%,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自2017年7月1日,同比上升68.98%,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14740件,打好解决重点领域损害公益问题持久战。
依法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既有广阔舞台,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及时纠偏,占立案总数的54.96%,其中, 对此,目前各省区市检察机关以及省区市内检察机关之间。